学者讲坛|于刚强:如何开展案例素材的采集?
4月23日,华南师范大学于刚强副教授应邀赴广州新华学院东莞校区,开展以“如何开展案例素材的采集?”为主题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广州新华学院主办,公共治理学院承办,旨在提升学生案例分析与写作能力,为即将举办的第十一届广州新华学院公共管理案例大赛提供专业指导。我院罗亮梅副院长、路月玲副院长、刘玉漩副书记及专业教师代表、辅导员、学生代表共同到场学习。活动由行政管理专业教师汪玉叶主持。

图1:现场合照
于刚强副教授在讲座中强调,案例研究是公共管理学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桥梁,而高质量的案例资料搜集是案例分析的基础。他指出:“案例大赛不仅考验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更要求参赛者具备敏锐的问题洞察力和扎实的资料整合能力。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是写出有深度、有说服力案例作品的关键。”

图2:于刚强副教授作讲座
于刚强副教授在讲座中系统介绍了案例资料搜集的四大方法:通过梳理政策文本、学术文献等二手资料构建案例背景,强调文献的权威性与时效性;结合实地调研经验,讲解观察法的适用场景,提出观察提纲需聚焦目标、分层递进、动态调整;分享访谈法的实战技巧,包括提纲设计、追问策略及伦理规范;通过头脑风暴与焦点归纳结合的方式提升座谈法效率。
针对即将启动的第十一届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于刚强副教授结合往届优秀作品,剖析了案例选题、资料分析与报告撰写的常见误区。他鼓励学生从“小切口、深挖掘”入手,关注基层治理、数字政府等热点领域,并建议参赛团队提前制定资料搜集计划表,明确分工与时间节点。
讲座互动环节,学生围绕“如何进行案例选题”“如何找到合作机会进行实地调研”等问题展开提问,于刚强副教授以生动案例逐一解答,现场气氛活跃。公共治理学院教师代表表示,此次讲座为参赛学生提供了方法论支撑,也推动了学院“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的创新。


图3、4:同学提问
此次讲座不仅是第十一届广州新华学院公共管理案例大赛的赛前动员,更是公共管理学科“知行合一”理念的具体实践。通过系统化培训,学生将进一步提升案例研究能力,为探索公共治理创新路径、讲好中国基层故事奠定坚实基础。
图/文:陈梦欣
初审:陈靖敏
复审:区展玲
终审:刘玉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