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师生学术视野,加强学科建设,2021年4月14日下午,我院社会工作专业教师,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社会学系万向东副教授给师生做了“城中村流动家庭及随迁儿童照顾困境与试验性介入 ”专题讲座。
万向东副教授以广州凌塘村流动人口社区为例,为我们介绍了“累积劣势”视角下城中村流动家庭及随迁儿童照顾困境与试验性介入的背景、设计、执行与观察和总结。一是从目标社区流动家庭和随迁儿童照顾(社区需求和服务供应)、流动家庭子女照顾与教育问题进行分析;二是他从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差距、从乡村到城市、城中村社区就业、产业、人口迁移的城市化谱系阐释了工业化和城市化时代大背景下流动家庭随迁儿童照顾和教育问题的特点。三是从平等化和向上流动的意识形态与两极化的现实实践、性别分工、平等与女权主义意识形态对家庭照顾和教育的影响、亲子关系、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变迁的影响和特点,引出了城中村流动家庭和随迁儿童照顾与教育问题的累积性“双重聚集”、流动家庭和随迁儿童照顾的困难聚集——“累积劣势(弱势)效应”、城中村流动家庭和随迁儿童照顾与教育问题的累积性“双重聚集”——困境与服务供应不足。
他认为,可以从随迁儿童照顾的理论、目标、策略与实践进行社区公益服务介入。其中包括妈妈互助社、社区随迁儿童照顾、 流动妈妈/家长/家庭支持、流动妈妈(妇女)自组织建设、社区参与、就业创业支持、异地务工人员社区服务项目等。
窗体顶端
讲座结束后,在场师生纷纷表示,讲座内容生动有趣,通俗易懂,通过本次学习对城中村流动家庭及随迁儿童照顾困境与试验性介入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与理解。
图、文/陈靖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