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师生学术视野,加强学科建设,2021年4月21日下午,我院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王震博士,给师生做了“抑郁症患者工作记忆内情绪刺激加工的特点及其机制 ”专题讲座。
王震博士先给大家介绍了抑郁症是什么、目前我国抑郁症患病率数据及症状表现。他从认知偏向出发,从注意偏向、解释偏向和记忆偏向三个方面解释抑郁症患者脑部工作记忆的形成。他详细介绍了人类脑部在信息更新、抑制和转换三个功能方面的工作部位和原理,通过实验观察情绪刺激对脑部各部位的影响分析抑郁症患者工作记忆的特点,提出抑郁症患者在更新功能上难以及时移除工作记忆中的负性情绪信息及对正性信息编码存在缺失,在抑制功能上难以抑制五管负性情绪信息进入工作记忆,而在转换功能上的情绪刺激加工偏向的研究证据仍待加强。
随后,他根据研究提出增加正性刺激的必要性,指出“食物、体力活动和学习”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已经成为人类大脑回路系统中与生俱来的习性,他建议同学们可以从这三方面入手让自己“快乐起来”,特别是运动,长期坚持运动不仅能锻炼强健的体魄,更可以锻炼坚韧的性格,让人在遭遇挫折时不会轻易倒下,百折不挠,终会成功。
本次讲座让我们充分了解了抑郁症的发病机理和预防重点,对这种疾病不再“妖魔化”。抑郁症是一种生理疾病,是可以通过治疗缓解症状并可以治愈的,在此呼吁广大师生正视抑郁症,对抑郁症患者给予更多的包容和关心,自身也要注意情绪调节,锻炼坚韧的品格不被情绪左右;希望身患抑郁症的人不必压抑,正视疾病,有意识的加强正性信息的刺激,从信息接收、传播和存储方面入手,在有限的容量里增加正性信息的占比,抑制负性信息的生成和“反刍”,遵医嘱勤锻炼,早日恢复健康!
图/陈靖敏
文/刘艳芬、陈靖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