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练教学成果,创新人才培养:公共治理学院教师参与高校教学成果奖培育、凝练及申报指导专题培训会

作者: | 发布时间:2024-12-19 16:54:48

凝练教学成果,创新人才培养:公共治理学院教师参与高校教学成果奖培育、凝练及申报指导专题培训会

2024年12月7-8日,公共治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副主任区展玲、专任教师汪玉叶与专任教师陈子森前往华南农业大学参与由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学会主办的高校教学成果奖培育、凝练及申报指导专题培训会。教学成果奖是高校教学领域最重要的奖项之一,是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检阅和展示。来自全国各地的权威专家在会议上分享了全国教学成果奖的培育、申报与转化经验,旨在提高参会人员的教学改革与研究、成果转化与规范申报的综合能力。

公共治理学院与会老师合影

会议上,来自四川大学的张红伟教授发表了题为“理念Ÿ举措:持续实践Ÿ用心总结——教学成果奖培育思考”的报告。张教授结合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获奖经历,从教学成果奖的内涵、孵化、总结、申报等方面进行分析。她指出,教学成果奖培育既要服务于国家战略,对标高教发展要求,又要基于本校实际,突出特色。校院两级要做好顶层设计,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多种类型的教改项目。申报团队应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严肃的求实精神、严密的逻辑思维、严格的语言规范,通过凝练主题、选择材料、编拟提纲、撰写初稿、修改定稿等规范流程,形成理论性、科学性、实践性、操作性兼具的高质量教学成果。

合肥大学的余国江教授以“教学成果奖申报书撰写技巧“为题作了成果分享。余教授从准确理解教学成果奖内涵、成果奖培育及选题突破、申报书的撰写技巧、表格填写注意事项、正确理解实践检验期与如何写成果完成人主要贡献这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余国江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评审经验和成功案例,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教学成果奖申报的要点、难点和关键点。他强调,教学成果奖的申报需要紧扣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注重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的结合,注重成果的推广与应用价值。同时,他还详细指导了申报书的撰写技巧和材料准备要点,包括如何清晰阐述教学成果的创新点、推广应用效果等关键内容,以及如何规范填写申报表格和撰写成果完成人的主要贡献等。

西南交通大学的冯晓云教授以“教学成果形成与申报书撰写的关键点及案例分析”为主题,从教学成果奖的形成、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申报书撰写的关键点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冯教授指出,教学成果要体现出国家、国际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其次,教研改革要注重数字化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创新教学模式,从‘师生交互’向“师/生/机”深度交互转变;再次,申报书的撰写要抓住关键,强调问题、方法与创新;最后,冯教授结合自身的获奖经验作了案例分析。

华南农业大学的张永亮教授发表了题为“教学成果申报分析”的成果分享。张永亮教授结合自身所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的成功案例,分别从教学成果的核心要素、培育及申报、凝练与总结及支撑条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分享了自己申报教学成果奖的经验,鼓励教师要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具有特色的教学改革成果;同时,张教授还从课程思政、课程内容与形式、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对打造一流课程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通过本次专题培训会,与会教师对教学成果奖培育与申报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有助于公共治理学院进一步凝练已有教学教育改革成效,开展教学成果奖申报,不断深化教研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扎实推进新文科建设。

 

 

文:陈子森

图:陈子森

初审:区展玲

复审:陈梦欣

终审:刘玉漩

 


 办公地址:

东莞校区格物楼2B109(523133)

 联系电话:

(0769)-82676835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广州新华学院公共治理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