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携手聚合力,同心共建筑未来——我校公共治理学院携手乐昌市黄圃镇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与“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实践基地

作者: | 发布时间:2024-07-09 15:30:07

校地携手聚合力,同心共建筑未来

我校公共治理学院携手乐昌市黄圃镇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与“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实践基地

为推动学校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资源共享,共建校地长效合作平台6月21日,广州新华学院公共治理学院党总支书记王光辉、校团委副书记黄琳、公共治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刘玉漩、行政管理专业副主任区展玲、公共治理学院团委书记黄惠玲、行政管理专业教师田婷、校团委学生干部代表奉芳、何富城以及名撼岭南突击队学生代表蔡丽华、欧可茵、刘韵儿、吴泽一行共同前往韶关市乐昌市黄圃镇进行公共治理学院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和“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实践基地签约、挂牌仪式并开展黄圃镇实践基地驻点情况实地走访调研活动。

乐昌市黄圃镇党委书记丁琦、东莞市驻黄圃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工作队长兼黄圃镇党委副书记陈邦鑫、黄圃镇党委组织委员兼黄圃镇团委书记黄晓燕、黄圃镇中心学校党支部书记兼校长丘林聪、黄圃镇团委副书记谢小梅、黄圃镇中心学校党支部副书记兼副校长周优平、东莞市驻黄圃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工作队队员王锦全、东莞市驻黄圃镇金融助理李锡潘共同出席本次签约、挂牌仪式。

 

1:座谈会现场

合作研讨

会议伊始,丁琦代表当地政府对我校师生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我校公共治理学院名撼岭南突击队在黄圃镇的实践情况给予极高的评价。丁书记明确指出,期望通过校地共建基地这一平台,促进双方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校地双方的稳健发展,以实现双方共赢的局面。

 

2:丁琦发言

 

会上,陈邦鑫从七个方面介绍东莞市驻黄圃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具体帮扶措施及成效。特别是在帮扶以碧水洞地下河为新增长点,增强发展潜力这一方面,着重提到我校名撼岭南突击队拍摄的碧水洞宣传片为碧水洞地下河招商引资工作带来的影响力,充分肯定名撼岭南突击队的突出贡献。

 

3:陈邦鑫发言

王光辉就公共治理学院的专业建设情况进行介绍。王书记着重从公共治理学院的专业组成、师资情况、教学成果等方面来介绍学院专业建设情况,并且表示公共治理学院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与人才资源,可以通过共建校地合作平台,向黄圃镇提供相关的资源支持,为乐昌市黄圃镇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4:王光辉发言

 

黄琳介绍我校2024年“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工作前期筹备情况,她指出,我校高度重视“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及“三下乡”工作,希望通过本次“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实践基地的建立,更好地引导我校学子将所学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利用好黄圃镇的“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实践基地这一实践平台,结合实践团队的专业能力,为黄圃镇“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新华力量。

 

5:黄琳发言

签约、挂牌仪式

6:“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实践基地签约

 

7:“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实践基地挂牌

 

8:公共治理学院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签约

9:公共治理学院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挂牌

 

实地走访

为了更为全面地掌握实践地的具体状况,并精准地把握当地的发展需求,我校师生代表在顺利完成签约、挂牌仪式之后,紧随陈邦鑫书记的步伐,深入金森板栗乡村振兴车间与黄圃镇中心学校进行了细致的实地调研与考察。

9-11:我校师生代表实地走访剪影

此次签约、挂牌仪式圆满结束,为日后校地之间的合作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我校公共治理学院将持续立足学院专业特色,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通过校地共建携手打造实践育人平台,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完善立体化实践网络,强化全过程实践服务,引导我校学子投身实践“第二课堂”,为“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新华力量。

 

14:大合照

 

文字丨奉芳 蔡丽华

图片丨刘韵儿

编辑丨黄菀儀

校对丨蔡丽华

初审丨区展玲

复审丨黄惠玲

终审丨刘玉漩

 

 办公地址:

东莞校区格物楼2B109(523133)

 联系电话:

(0769)-82676835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广州新华学院公共治理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