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赋能,蓄力前行】我院教师参加“面向产出的一流专业暨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
2024年4月19–22日,我院行政管理专业教师区展玲、汪玉叶老师参加了由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举办的“面向产出的一流专业暨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主题为“如何构建面向产出的一流专业和培养卓越人才的模式”。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高校的一线专家学者和优秀教师的积极参与。
来自北京工业大学的谢峻林教授,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查证视角下的专业有效举证》为题,分享了当下一流专业建设的现状以及如何理解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工作方式。从一流专业认证中专家想看到的证据这一视角出发,剖析了一流专业认证的证据如何收集,如何建立有效的内部评价机制。
华东理工大学的刘金库教授,以《产出导向,数字赋能实践教学内涵式发展》为题,重点介绍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本科教学评估和专业认证中,都对实践教学给予特别的关注。他强调了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分享了学院建立有效评估体系的经验和方法。他的发言引起了与会专家和教师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北京交通大学张星臣教授,以《谈谈如何做好质量的一流专业建设和高质量专业认证》为题,介绍了一流专业教学体系设计如何适应专业认证,就现阶段如何聚焦专业建设,详细阐述了一流专业建设高校应具备的条件。在把握专业认证相关理念方面,张教授指出,“一流专业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应遵循OBE理念,学校要理解专业认证的内在逻辑,并针对性出台文件要求进行改革实施”,同时也提出了“OBE导向的教学体系建设,核心就是基于学生中心、成果导向和持续改进等三大理念,建立一套全新的人才培养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的体系,并自然形成一种有效的质量保障持续改进机制”的观点。
接下来大连理工大学李志义教授,就OBE理念进行了专题演讲。他首先介绍了OBE教育理念主要强调的几个问题,接下来阐述要做到OBE,需要以“成果为导向”为理念,掌握三个“关键”——反向设计、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三项“改革”——课程体系、课堂教学、教学评价。
最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钟宁教授,以临床医学专业为例,讲述了如何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修订。
本次研讨会为学院的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让他们能够与其他高校优秀教师碰撞思想,分享经验,共同探索一流专业和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之路。
广州新华学院公共治理学院一直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专业水平,加强师资建设,培养高素质和应用型人才。今后,学院将进一步借鉴和应用本次研讨会的成果,不断优化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和培养机会。
区展玲、汪玉叶老师在会议现场
文/图: 汪玉叶
初审:陈梦欣
复审:陈靖敏
终审:刘玉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