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共管理教育实践中,为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把公共管理实践过程中的真实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可供学生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往往是一个故事、一个事例或一个事件)。因此,案例编写对于提高公共管理教育质量意义非凡。为了继续激发新时代学子的学习热情并检视已有的学习成果,广州新华学院公共治理学院已连续成功举办八届“公共管理案例大赛”校赛和三届“中国大学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全国赛。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迈入新时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同时,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环境日趋复杂,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需要公共管理学等社会科学研究者,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将研究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探讨承接机遇、应对挑战的新理念、新做法和新经验。本届大赛是以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为指导,直面当代中国公共管理实践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一方面通过比赛展示我校学子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汇集优秀案例,推动案例教学,交流教与学的经验,以期共同提高。现在,开始向广州新华学院全体学生征集相关公共管理案例。
一、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广州新华学院
承办单位:广州新华学院公共治理学院
组织架构
第九届“大学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设立组织委员会与评审工作组。
组织委员会负责大赛的组织、管理、决策与协调,由主办单位相关负责人组成。组织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广州新华学院公共治理学院,负责组织委员会相关具体工作。
评审工作组由业内相关专家、教授组成,负责确定比赛案例、制订赛事评审规则和实施细则、评审参赛文本、现场评分等相关工作。
参赛方式
参赛对象:广州新华学院全体学生,不限专业,不限年级。
参赛组织:各个学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报名,参赛队伍数量不限。每队由若干指导老师(1-2人)和若干学生组成(2-5人)。在决赛环节,每支参赛队伍可派出不超过5人的团队。
四、赛程安排
本次大赛分为初赛和决赛。
参赛选手以团队为单位,根据组委会提供的指引,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撰写,形成完整的案例文稿。参赛队伍须针对案例情景,结合公共管理相关理论,进行深度分析,提出具有可行性与创新性的政策建议或解决方案。
(一)初赛阶段
初赛采取匿名评审的形式。评审工作组根据队伍提交的最终文稿进行匿名评审,按照得分高低评选出进入决赛的10支队伍。
2023年3月1日-3月19日,各参赛团队向大赛组委会报名;
2023年3月19日- 3月30日24 点前,各参赛队伍将初赛案例分析题目和案例简要介绍(限300字)发送至案例大赛组委会邮箱:pagggl@163.com。
2023年5月17日20 点前,各参赛团队将最终文稿发送至案例大赛组委会邮箱:pagggl@163.com(命名格式:队伍名称+案例+所在学院)。超过60分钟提交视为放弃比赛。
初赛采取匿名评审方式,由评审工作组在2023年5月17日-5月21日根据参赛队伍提交的最终文稿按照下列评分细则进行匿名评审,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并选出决赛队伍。
决赛阶段
1.2023年5月22日,大赛组委会将正式公布参加决赛的最终名单。
2.2023年5月28日17:00前,各参赛队伍发送决赛答辩PPT到指定邮箱。
3.2023年5月31日,决赛现场答辩正式开始,参赛队员需着正装、提前至少15分钟到达会场。每支队伍有10分钟展示案例分析报告的时间,5分钟回答评委老师提问。参赛队伍依次上台展示,可以采用视频、讲解、小品等方式展示案例故事情节和案例分析,展示形式不限。比赛所有流程按主持人提示进行,不得超时,否则由计时员直接叫停展示。评委老师将根据每支参赛团队的现场展示与答辩进行综合评分,确定最终奖项归属。(如遇特殊情况,经组委会同意,可改为线上。)
五、案例文本选题范围与写作规范
1.选题范围
各参赛团队应聚焦于当代中国公共管理的现实热点问题,围绕国家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政府自身建设、党的建设七大领域取得的成就及面临的问题进行选题,展开调研和写作。建议但不仅限于下列选题:
(1)乡村发展与乡村建设;
(2)城乡融合发展;
(3)基层治理实践与创新;
(4)数字治理;
(5)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6)基层党建;
(7)高质量发展;
(8)就业与创新创新;
(9)老龄化与人口均衡发展;
(10)生态环境跨域治理、区域协调发展;
(11)社会组织;
(12)公共危机治理;
(13)中国式现代化……
选题示例(请勿选择示例做参赛题目):“虎哥回收——开启城市垃圾治理新时代”、“忻州随手拍:微信问政开启政民互动新平台”、“城市基层协商治理何以长效——基于成都公民议事会运行困境的分析”、“构建农村社会治理格局的制度弹性——以广州市莲麻村为例”。
2.案例内容
案例文本包括案例正文和案例分析两部分:
(1)案例正文
案例正文一般应包括:标题、案例摘要、引言、正文、结束语、附录等部分。案例正文不超过10000字,附录不超过2000字。
案例一定要基于真实事件。案例正文要对事件进行完整描述,要突出真实性、代表性和冲突性,要有核心人物或决策者,推出关键事件,引出争议点。通过陈述令核心人物或决策者感到迷惑或难以决断的事情,展现事件发展或决策的制约因素和困境。
(2)案例分析
参赛案例须提供分析报告,案例分析报告的字数以5000字以内为宜,不需要附件。分析报告要运用公共管理有关理论和方法,分析相关背景和决策要素,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思路或方案。
3.实地调研
建议各参赛团队主动联系相关领域的校内外专家担任指导教师,具体指导相关选题的确定、调研方法的选择、实地调研的过程及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等。鼓励参赛团队围绕选题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调查访谈,系统地收集一手资料,详细了解有关事件的发展过程、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情况,剖析案例涉及的相关主体及利益诉求,为案例正文和分析报告撰写奠定基础。
4.写作规范
(1)写作格式:标题采用二号宋体,下方用小四号宋体说明参赛队伍所在单位及人员组成、指导教师;摘要和关键词均用小四号宋体;一级标题用四号宋体并加粗,二级标题用小四号宋体并加粗;正文用小四号宋体,22磅行距,图表按先后顺序编号;参考文献参考GB/T7714-2015标准要求。
(2)写作规范:各个参赛团队应保证提交的案例分析报告符合学术规范,没有抄袭或一稿多投等现象,如果出现版权问题,则应承担相关责任。参赛案例正文、分析报告的文本重复率不得超过30%(以CNKI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检测结果为准)。
(3)参赛队伍的名称不可低俗搞笑。
大赛时间流程
时间(2023年3-5月) |
大赛事项 |
3月1日-3月19日 |
线下摆摊宣传 |
3月8日 |
宣讲会 |
3月19日前 |
参赛团队提交预报名表 |
3月30日前 |
参赛团队提交案例题目和案例简要介绍(限300字) |
3月1日-5月17日 |
初赛 |
5月17日-5月21日 |
匿名评审初赛案例文本 |
5月22日 |
公布一二三等奖名单、进入决赛名单 |
5月28日 |
参加决赛团队提交PPT并报到 |
5月31日 |
决赛 |
大赛奖项设置
奖项 |
数量 |
奖品 |
金奖 |
2 |
校级获奖证书+奖品 |
银奖 |
3 |
校级获奖证书+奖品 |
铜奖 |
5 |
校级获奖证书+奖品 |
一等奖 |
5% |
院级获奖证书 |
二等奖 |
10% |
院级获奖证书 |
三等奖 |
15% |
院级获奖证书 |
附件1:报名表
附件2:初赛和决赛评分细则
附件3:案例写作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