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
抗疫之战从
6月18日
晚开始打响。
当东莞
第一例
新冠肺炎
确诊病例的行程公布,
我院就根据
要求开始
调查
相关轨迹的学生,
19日凌晨
确定需要单独隔离的名单,
20日
开始
等着疾控部门
的通知,一批又一批的
送学生
去隔离
,
至今
在
这条战线上已经坚持了
17天
,
这段时间
漫长
也
短暂,有时觉得度日如年有时又
发现
时间稍纵即逝
,5个人
的
学工团队
,
扛着1234人
的健康与责任。
一、 摸排信息不遗漏
公共治理学院自5月份广州发生疫情以来就开展了线上教学,6月18日疫情突发,当时在外实习就业的学生260人,因事假病假等在外学生57人,分布在省内外各地。突然封校和风险升级使得在外的317名学生粤康码全部变黄,辅导员们边安抚学生边开展详细调查,希望能够为疾控部门提供更为精准的数据作参考:自6月11日以来是否有返回麻涌、返回学校,具体时间和行程,现所在地等,逐一电话了解和落实,全面掌握校外8人身处麻涌,1人在荔湾区隔离,2人集中实习,其余人在工作或家庭所在地,并叮嘱学生注意防护配合当地疾控部门工作。从19日起,我院先后分多个批次配合安排学生集中隔离,共有85名学生在隔离中,其中2名属于校外主动报告。每一个步骤都不遗漏,确保防控到人,学生档案一次次更新,无数的表格和数据让擅长做表格的队伍也哀嚎不已。
二、 服从安排多方兼顾
在封校初期,所有人都没有经验,学生困在宿舍情绪激动,物资供应紧张配送不及时,所有的辅导员都承担了超量的工作:值守宿舍、派送部分物资、帮学生处理生活垃圾、协助核酸检测等等。公共治理学院的学生分布很分散,2栋、5栋、6栋、7栋、13栋、14栋、15栋、16栋、19栋、20栋,从南到北以前不觉得遥远的距离现在却需要来回跑动,所以辅导员们分为3组,第一组驻扎在7栋,属于中间地带,也是全校人数最多的2栋楼之一,从包干7栋的学生事务到担任副楼长协助心理健康、健康宣教等工作,这一组一直是我们的工作核心;第二组值守在2栋,最南端的男生宿舍,关注学生身体状况,协助志愿者进行核酸检测等;第三组坚守在北区,这一区域既是我们休息的地方也是女生分布较多的地区,关注她们的需求,着力去解决她们的困难,纾解她们的焦虑情绪,鼓励学生做好防护积极加入志愿队伍。
在此基础上,她们还承担着就业、为学生开证明、管理和动员班团干部积极抗疫等工作,开展学子讲坛为学生做好规划提出指引,疏导学生的各种情绪,关心关注心理健康异常学生,配合专家逐一开展工作,每天送药和提醒吃药,了解全部学生家庭、生活、学习、心理状况,传递暖心关怀。用全面细致而又有温度的工作方式,守护着每一位同学。
三、 团队合力共坚守
这次疫情是一次大考,考验着这个年轻的学工团队,她们之中担任学生工作时间最长的也才3年,有的才刚刚入职半年。繁重的工作压力、各方面的负面情绪、长期得不到休息的煎熬让她们几乎崩溃,从23号开始大家交流开始出现困难,说的人常常会忘了下一句是什么,听的人根本记不住,所有人说话开始没有逻辑,甚至有人恍恍惚惚骑车摔倒,大家知道这样下去不行,就互相要求轮流休息,每晚每人守3个小时,其他人休息,状况终于有所缓解;24号晚上得到支援以后,开始能够休息正常,但接踵而来的心理异常学生排查和联系又让大家的情绪紧绷到了极点,每天几十个电话,接专家的电话,打给学生的电话,一听到铃声就会下意识心脏紧缩手发抖,唯一的娱乐方式就是看朋友圈里学生们的晒图、各种段子和感恩的话语,感受他们的快乐和轻松,才感觉一切都值得。
这十几天以来,留下了太多的辅导员的喜怒哀乐,然而无论是怎样的困难都没有让她们后退一步,电话还是一个接一个地打,微信还是一条接一条地发,宿舍还是一栋一栋的跑。她们,始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高校辅导员的初心与使命!
我志愿成为一名高校辅导员,
拥护党的领导,献身教育事业,
恪守职业规范,提升专业素养,
情系学生成长,做好良师益友。
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