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院召开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总结会议

作者:editor_g | 发布时间:2018-07-09 00:00:00

             2018年7月9日上午,公共管理学院在格物楼②B109会议室召开了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总结会议。会议由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徐文俊教授主持,蓝永金副校长在百忙之中参加了本次会议。徐文俊院长首先传达学院总结会的会议精神,将本学期学院的重点工作、各系部的主要成绩传达给各位老师。接下来对我院本学期工作进行了总结:  
一、 以学科建设为依托,打造高水平教师团队
  本学期,我院教师队伍进一步充实,在社会工作专业和传播学专业获批后,引进了2名学科带头人——梁玉成教授、聂静虹教授,并立即召开了学科带头人工作任务分配会议,5个专业的学科带头人结合本专业的教师队伍情况立目标、领任务,有效促进了各专业团队建设。
原有教师队伍已经渐趋成熟,本学期鼓励1名教师申报“百名骨干教师计划”获批;1名教师考取暨南大学博士研究生;1名教师获批“博士导研计划”;引进7名新教师,他们绝大多数都是有高校从业经验的教师,为我院教师队伍增添新活力。
  在教师能力建设方面,我院鼓励教师申报项目、撰写论文、钻研教学方法。本学期,我院教师共发表了论文15篇,其中核心论文3篇;获得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教育科研重点项目1项,校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获批8项,其中校外实践基地1项,校级重点课程1项,规划教材1项,教学改革项目5项;在教学能力方面,全面挖掘教师潜力,鼓励教师参加学校举办的“中青年教师授课竞赛”,我院有3人进入复赛,李春凤老师在决赛中荣获三等奖。同时我院选送优秀教师外出培训交流,本学期已派出5位教师。
表1 公共管理学院教师新增承担项目汇总(2018.1~2018.6)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项目类别 立项时间
1 城镇背景下广东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政策研究 张紧跟 广东省“十三五”规划2018教育科研重点项目 2018.5
2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演练 罗亮梅 校级规划教材 2018.6
3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深圳市东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数据化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基地 徐刚 校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2018.6
4 行政公文写作 郑海静 校级重点课程 2018.6
5 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范艳红 教学改革项目 2018.6
6 传播学专业特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马子涵 教学改革项目 2018.6
7 多元一体:“互联网+”时代大学《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刘冬冬 教学改革项目 2018.6
8 教师资格国考背景下教育学课程PBL与T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研究 毛丽连 教学改革项目 2018.6
9 基于行动学习法《工作分析》课程改革与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 刘振夏 教学改革项目 2018.6

 
表2 公共管理学院教师发表论文汇总(2018.1~2018.6)

序号 论文名称 作者 发表刊物 发表时间
1 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网络中高校型众创空间发展困境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徐刚(第二)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 2018.1
2 以量换质:基层政府编制资源承诺议价的公共责任价值 徐刚
罗亮梅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8.1
3 地方治理视域下高新园区可持续发展探析——以广州天河科技园为例 罗亮梅(第一)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8.2
4 论大数据与政府公共关系——以中山大学大数据传播实验室为例 谭昆智 公关世界 2018.2
5 “自贱式”群舞:网络“贱文化”的文化特征与社会影响——以网络热点事件为例 罗海娇 新闻研究导刊 2018.2
6 探讨新时代地方政府与区域治理新思路——第二届地方政府与区域治理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区展玲
刘艳芬
中国行政管理 2018.3
7 以府际治理塑造新型央地关系 张紧跟 国家治理 2018.3
8 “项目实训”教学在高校广告策划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廖毅 西部素质教育 2018.4
9 网络时代地方政府新闻传播与舆情管理研究——给予专家访谈的对策性建议 李春凤 新媒体研究 2018.5
10 企业培训与开发之培训需求分析 刘振夏 人力资源管理 2018.5
11 恢复性司法:对司法社会工作新领域的展望 饶新龙 中国社会工作 2018.5
12 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创新 王正
区展玲
现代商业 2018.5
13 法定机构为何难以去行政化——以深圳前海管理局为例 张紧跟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8.6
14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刘振夏 现代商贸工业 2018.6
15 关于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探讨 王兴 人力资源管理 2018.6
         

二、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保质量强特色
  人才培养是我院的中心工作也是基础工作,只有打牢基础才能稳步前进,本学期我院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一方面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增加实践课程;另一方面进一步发挥优势,打造特色专业。夏书章教授与王庭槐校长对我院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给予了指导,要求我们结合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对人才的现实需求来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案。

\
1 夏书章教授与王庭槐校长指导我院人才培养方案修改
\  2 夏书章教授、王庭槐校长与我院学科带头人合影

  “以赛促学”和“协同育人”是我院人才培养的两大特色。本学期,我院三个专业都举办了学科竞赛,寓教于赛,使学生在比赛中学会对知识的归纳整合与运用,强化实践能力。
表3 公共管理学院学科竞赛汇总表(2018.1-2018.6)

序号 比赛名称 比赛范围 取得效果
1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竞赛(第二大区)(附报道链接) 广东、广西、湖南、海南四省300余名师生 我校选手以总分第一的成绩晋级国赛
2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 全校,共13支队伍 为我校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大学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选拔人才
3 公共关系策划与创业大赛 全校,20余支队伍 展学生风采,炼策划能力

 

\
3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竞赛
\
4 我院团队在第三届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竞赛中荣获特等奖

\

5 第四届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

  在协同育人方面也有了长足进步,新建立合作基地2个:4月20日,与深圳市东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了产学研创合作协议,6月28日与广东省人力资源研究会达成了初步约定,共建实习基地。至此,我院已有校外实习基地18个,为学生实习实践提供了广阔平台。
\

6 我院与深圳市东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建产学研创合作基地(左:李中生副校长,右:刘栋材总裁)
\
7 广东省人力资源研究会授予我校“副会长单位”牌匾(左:陈国海秘书长,右:徐文俊院长)

  严把教学质量关是我院一直以来的坚持,2014级共有241人,经过审核,6人不授予学位,5人结业。在论文答辩中,行政管理专业提交了14篇优秀论文,答辩后保留2篇;公共关系学专业提交优秀论文6篇,答辩后保留2篇。严格的毕业审核保证了我院毕业生质量,也对整肃学风起到了积极作用。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业规划意识更强,毕业后考研考公人数较往年都有上升。
表4  公共管理学院2014级毕业生考研考公情况汇总

序号 姓名 专业 类别 毕业去向
1 李思嘉 行政管理 考研 香港浸会大学
2 林文浩 公共关系学 考研 香港岭南大学
3 年俊丞 公共关系学 考研 澳门科技大学
4 李茵韵 公共关系学 考研 澳门科技大学
5 陈倩倩 行政管理 公务员 西昌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6 陈文轩 行政管理 公务员 东莞市公安局南城分局治安管理大队

 
三、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建立内部管理长效机制
本学期,我院逐步建立“一套班子,两套牌子”的管理模式,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管理、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一方面,强化“三会一课”制度的落实,建立院领导讲“思政第一课”制度,通过举办学习活动,召开生活会,有效团结广大党员同志,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在党委的指导下,完成了我院分工会的选举工作,建立组织文化,有效增强教师凝聚力。

  \
8 公共管理学院分工会选举大会

  在党建工作逐步规范化的推动下,学院逐渐细化各项制度建设,制定了《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学生考场纪律实施细则》,印发了“关于重申严格执行《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学生手册》若干规定的通知”,在学生管理、考试管理方面紧抓不放,取得了一定成效。如本学期有2名学生,因旷课超过该门课程的1/3,根据学生手册给予取消考试资格,直接重修的处分。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教学管理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生规则意识弱,学习积极性不高,为此,我院专门召开入党积极分子大会,通过各个班级的入党积极分子带动班级学习气氛,虽有效果但还不够明显。接下来我院将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与实施,下决心整治学风,进一步加强团队建设,全院上下拧成一股绳,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
   蓝永金副校长听了徐院长的工作总结后,他充分肯定了公共管理学院的工作。在师资队伍和教学管理团队建设方面, 蓝永金副校长赞扬了我院教师团队昂扬的精神面貌,他要求老师们从思想和专业上不断完善自身建设,提升教学理论水平,希望老师们加强自身专业学习,一步一个脚印,不忘初心,奋勇前行。

公共管理学院
2018年7月9日

 办公地址:

东莞校区格物楼2B109(523133)

 联系电话:

(0769)-82676835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广州新华学院公共治理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