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分享
行远自迩,笃行不殆
“我还记得每年的夏天很热很热,我抢不到图书馆座位的时候,只能一个人在饭堂自习写作业还有备赛讨论,经常被热出一身大汗,自习完就去操场跑步。虽然在别人眼里很苦很累,但是我感觉很充实且快乐。”回首本科四年,丰盈充实,乐于探索,勇于尝试。谈到本科四年的学习,王楹总结表示,无论是课程还是实习亦或是竞赛,她都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勤于思考、认真完成、构建框架、及时复习,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大学四年的不断探索中,她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和志趣所在。
虽然多次获得学校奖项,但她依然没有忘记初心和信念。对于竞赛奖项和校园活动,在她看来不是目的,仅仅是因为感兴趣而享受其中带来的心流。王楹提到:不要为了做什么而做什么,只要我们享受当下,认真对待每一天的到来并不留遗憾,自然就会得到意料之外的惊喜。分清主次和因果,才能让每一步都更加踏实。
经历过多场项目后王楹发现最大的成本是心力成本,如何放松调整心态也是一门艺术与技术。在生活中,她喜欢打网球这类对抗性运动,喜欢小动物,喜欢烹饪美食,喜欢说走就走的旅行;这些经历让我们看到优秀学子柔软而热爱生活的另一面。多看看世界、持续阅读、与人交流以提升认知、包容修行,是她终身的课题。


图3 王楹的生活碎片照片
笃行致远,砥砺前行
像大多数的同学一样,王楹在未来选择上也有过徘徊,希望能通过经验分享给到同学们参考与帮助。在实习工作方面,王楹拥有丰富的经验,也认真讲述了找实习的方法:找实习的渠道比较多,如公司官网、高校就业办公众号(如广外、广工等)、实习分享的微信社群、小红书等。通过微信群投递的简历很多能内推或直接到leader手中且反馈快,如果想去寻找更好的机会的话,很多名企会在名校开展宣讲会和校招会,都可以带上简历去试试。
“一开始如果不知道简历怎么写或者不知道在实习前可以积累哪些能力及经历的话,可以多参考比较知名公司的意向岗位JD,在看岗位需求的同时也有利于确定自己适合或者想尝试的方向,也可以利用deepseek结合自己的经历去做岗位JD分析。对口的专业与相关经历,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和个人核心竞争力等,是我觉得HR筛选简历和leader面试环节最看重的。如果是第一份实习可以结合校内项目和商赛经历去写,在面对心仪工作的面试中建议多多关注面试官的人才技能需求与STAR法则。”
难忘师恩,扬帆起航
回望来时路,仍是感激。王楹分享到:“我最初进入校园的时候本心是想走考研升学路径的,但是到大二的时候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我意识到我想要的东西考研和留学没办法给到我。我只是知道要往上走,但是怎么走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目标和规划。在课中和在课后,公共治理学院的授课老师都给予了我非常大的帮助。我非常感谢能在公共治理学院度过这四年。从最开始入学的公共关系学的专业宣讲会,再到小组项目、志愿实践、竞赛实习、撰写论文的点点滴滴,将一路回忆视若瑰宝。”
王楹表示,她要特别感谢比赛指导老师马梦婕老师。马梦婕老师针对提案的创新点、逻辑建构、技术支撑上的不足给予了高效的点拨,让她在知识应用层面上受益匪浅,做到了以赛促学。更重要的是,马老师对待如何上大学的态度、新闻以及生活哲学方面的态度也影响和感染了包括自己在内的其他同学。当她在新东方实习的时候发现,在竞赛时所学的实操知识和与老师交流过程中的意外收获都让她完成了从学生到职场人士的身份转变。

图4 王楹与马梦婕老师的毕业合影
回顾在校学习的课程经历以及与各位授课老师的交流过程都非常有趣、真实,她真诚地感谢所有遇到的老师和同学们!借此机会,她祝福老师和同学们平安健康、开心顺利,也祝自己能够在未来成长的路上勇敢成为更好的自己。
寄语
最后,王楹对学弟学妹寄言:“多多尝试自己喜欢的事物,并争取做出成果让你为它而自豪。虽然时代变化很快,但有时也有意外的惊喜和礼物。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未来有进一步规划的学弟学妹们,王楹建议:在行动前,先追问为什么要选择这一条路,自己期望从中得到什么,期望背后的动机又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答案,但那一个答案应该是能让你感受到强大驱动力的。在路上要有充足的自信和坚定的信念。毕业后,可能会遇到各种纷纷扰扰,但不要回头,不要后悔当初选择的这条路,解决问题的方法永远在前面。

图5 王楹在新东方校代晚宴与师妹们合影
文/图:王楹
初审:陈梦欣
复审:路月玲
终审:刘玉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