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伟 | “行政化企业”与社会治理 ——以中山火炬开发区劳资关系治理为例
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成为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路径。2024年11月30日,在第六届地方政府与区域治理论坛暨广州新华学院公共治理产教研高峰论坛上,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孙中伟教授以《“行政化企业”与社会治理:以中山火炬开发区劳资关系治理为例》为题作了专题演讲,通过以中山火炬开发区的劳资关系治理为例,深入探讨了“行政化企业”与社会治理的关系,为我们揭示了在功能相对单一的经济开发区中,社会治理成效是如何实现的。

图:华南师范大学孙中伟演讲
孙中伟教授首先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企业不再仅仅是追求利润的经济实体,它们在社会治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中国,企业与政府的关系更加复杂,企业往往需要在行政力量的影响下进行运营,这种现象被称为“行政化企业”。在这种模式下,企业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还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参与到社会治理中。中山火炬开发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其劳资关系治理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行政化企业”与社会治理关系的绝佳案例。开发区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社会协同的模式,实现了劳资关系的和谐发展,为社会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孙中伟教授详细分析了中山火炬开发区在劳资关系治理上的三大策略:首先,通过强化招引企业党建工作,实现政治上的联系,为将劳资关系治理以及其他社会管理事务成功贯彻到企业提供了前提条件。其次,开发企业承接了行政部门的事务,对内部结构进行调整,建立新的部门和增加人手。最后,通过一系列制度设置如定期巡查制度、劳资调解制度等,具体开展工作,成功将劳资关系管理变成国企的一项重要工作。他强调,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深刻变革,企业与社会治理的关系将更加复杂和重要。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探索和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形势,实现劳资关系的和谐发展,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
孙中伟教授的分享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在社会治理中,行政化企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不仅在政治上借势、行政上借权,而且在组织资源和工作制度上进行了创新,实现了对劳资关系的全面覆盖和源头治理。这种模式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社会治理思路,即在政府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如何通过企业的力量来实现社会治理的目标。同时也让我们思考,企业化政府与行政化企业之间的关系。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如何平衡企业的社会职能和政府的治理职能,如何在企业化政府和行政化企业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中山火炬开发区的实践告诉我们,通过政企合作,可以实现社会治理的创新和突破。这种模式不仅适用于经济开发区,也为其他类型的区域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在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类似的实践,为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力量。
图:校记者站
文:萧映华
审校:王光辉